服務/監(jiān)督熱線:95086
河南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官方網站

從四五千萬到6個多億 信陽體彩開拓者李蘭貴拼了

時間:2016-08-02 17:27

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,沒有完整的銷售網絡,為了開拓市場一個人走遍街頭巷尾,挨家挨戶發(fā)宣傳單。回想起十幾年前在街頭奔波的情形,這位有著40 多年工齡的體彩人向記者訴說著當年創(chuàng)業(yè)的艱辛與不易。他叫李蘭貴,河南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信陽分中心(以下簡稱省體彩信陽分中心)主任,作為信陽體彩市場的開拓者,他在這個經濟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深耕細作,將銷量從最初的四五千萬一躍提升到現如今的6個多億。

(河南省體彩中心信陽分中心主任李蘭貴)

一人拿著宣傳單挨家挨戶拓市場

李蘭貴,1957 年出生于河南信陽。1975 年,他作為知識青年,被抽到羅山縣擔任體校教練員,從此便沒再離開體育界。1977 年,他考上開封師院(河南大學前身),畢業(yè)后回到羅山縣,歷任教練員、縣體委主任。上世紀90 年代,他單槍匹馬在信陽市、各縣區(qū)組織即開彩票規(guī)模銷售,不知疲倦地為國家籌集到大量公益金。2000 年電腦型體育彩票正式在信陽上市,他出任信陽體彩管理站(省體彩信陽分中心前身)站長。

當年,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,沒有完整的銷售網絡,一切從零開始。李蘭貴帶著5000份招募宣傳單,挨家挨戶送給沿街商戶,“當時信陽幾乎沒人懂彩票,我就一點一點給商戶解釋,并告訴他們彩票的前景。一個人跑遍市區(qū)大街小巷,最后只來了120 多人報名。”李蘭貴說,“當時辦公條件差,3 個人擠在一間8 平方米的小平房,墻還掉灰,有來報名的人看到這情形,還以為我們是在詐騙。最后幾經周折,篩選出43 名業(yè)主,組成了最初的體彩銷售隊伍。”面對剛剛起步的市場,李蘭貴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沒周末更沒節(jié)假日,上班有點下班沒點成了常態(tài)。

省體彩信陽分中心副主任曹正告訴記者,當時信陽經濟基礎較差,電腦彩票剛上市的時候銷量不好,在全省排名倒數。為了宣傳造勢、提振銷量,李主任就帶著他跟另外一名同事輪流在街頭宣講彩票知識。為了開拓市場,李主任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縣里出差,而且經常“以站為家”,跟李主任共事16 年來,他儼然就是一個“拼命三郎”。2008 年,李蘭貴因長期高強度工作,身體出現了狀況。因為經常熬夜加班,他的雙眼長期充血,后來通過手術用激光將眼球上的血管給封住,為了治療每天還必須趴在病床上。就是在外地住院期間,他還不忘工作,經常電話指導工作人員解決問題。

科學引導,開創(chuàng)“股份制彩票”銷售模式

由于“6+1”(七星彩前身)在信陽銷量始終上不去,李蘭貴也想了很多辦法,但效果仍然不佳。直到2002 年,足球彩票在河南上市,信陽體彩迎來轉機。但在河南開售足彩前,信陽并不被看好,因為當時省里認為信陽沒有像樣的體育館、足球隊,更沒有足球文化。

為了扭轉信陽地區(qū)的銷售頹勢,李蘭貴帶領團隊做好打一場“翻身仗”的準備,他們與資深彩民充分溝通,做好市場調研,把先進經驗介紹給廣大業(yè)主,引導信陽足彩市場形成獨具特色的投注形式——“股份制彩票”,亦稱作“ 聯合投注”。李蘭貴告訴記者:“這種模式其實就是織成大網帶入更多彩民聯合投注,從而形成風險自擔、獎金共享。當時有些網點業(yè)主推出投注金額不同的組合,然后彩民可根據喜好選購。因為‘股份制’的投注方式涵蓋多種比賽結果,所以中獎概率就提升了,當時連續(xù)很多期的一等獎都出在信陽。”在省體彩信陽分中心的正確引導下,當地的足彩迎來大發(fā)展。

后來,這種模式相繼在全省、全國推開,連廣州體彩也派代表來信陽學習。“這種模式的成功也帶動信陽體彩其他游戲的發(fā)展,讓更多人認識了體彩。”李蘭貴表示,在2003 年左右,信陽體彩銷量排進全省前五。通過當年足彩在信陽的成功,他發(fā)現,做好任何一種彩票的上市,首先要找到切入點,進而引導彩民理性購彩,多中獎,讓彩票變得好玩,信陽體彩的銷量也從最初的四五千萬發(fā)展到現在的6個多億。

對于未來,李蘭貴信心滿滿,“我們制定了長遠規(guī)劃,在創(chuàng)新彩票營銷模式的基礎上,逐步建立起專營、專業(yè)、專家化的銷售隊伍,在‘十三五’時期銷量爭取突破10 億元,為國家籌集更多的公益金,讓公益事業(yè)惠及更多的人”。